23

2021

-

08

木结构建筑与可持续发展

浏览量:


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,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干阑式——木桩、木板、木柱梁结构是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的木结构房屋。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到唐代趋于成熟,进入宋元明清时期更系统地确定了官式木构建筑的做法。木结构其灵活的建造风格、合理的布局、适宜的建筑体量以及精巧的装修在世界享有盛誉。

到20世纪80年代,我国由于林业资源短缺的缘故,而当时又因无法从国际市场购进木材,以致木结构在我国的应用一度中断。近年来,随着全球建筑领域对生态环保、减少碳排放、可持续建设等目标的设定和执行,国家出台了系列木结构建筑相关政策,我国木结构建筑的研究和应用开始复苏。

那么,木结构建筑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特性的呢?

1、环境污染少

在我国普遍采用的砖混结构、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中,其主要组成材料分别为粘土砖、水泥和钢材。水泥、粘土砖的烧制和钢材的冶炼均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和粉尘,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。与上述三种结构相比,木结构所用木材原料不仅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二氧化碳、放出氧气,改善自然环境,而且加工过程能源消耗较低,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小。

2、可持续循环利用

在对森林资源加以科学管理,坚持林木生长量大于采伐量基础上,森林资源能做到可持续利用、循环使用。而砖混结构、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原料中的粘土砖、水泥和钢材在制备过程中,会大量毁坏耕田、消耗石灰石和铁矿石等资源。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,所以推进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。

3、可降解性

木材的绿色环保性能还体现在木材的易降解性能上。木材降解后分解成可以再次进入自然界循环的物质,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,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。相反,目前城市里很多建筑垃圾难以循环利用甚至很难降解,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深挖填埋的方法来处理,这些做法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直接的污染。因此,与砖混结构、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相比,木结构建筑所用木材废弃后可自然降解,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。

极泰栗木是一种强度高、耐候阻燃性好且具有天然木材纹理结构的高端木材。由极泰栗木制作的木梁、木柱、木方经同济大学木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,完全符合木结构标准,其性能优于同类木材。具有“硬、韧、阻燃、抗日晒、不开裂、不变形、防水、防腐、防虫蛀、免涂漆”十大特点!

在国家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背景下,京博木基将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不断地研发新型木结构建筑材料,满足更多场景应用要求。希望利用木材生态环保、固碳等特性,可以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发挥引领作用,推动板材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。

News